k8·凯发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(中国区)官方网站

欢迎来到广东k8凯发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!

联系热线:020-38797541 语言选择:中文 | ENGLISH

广东k8凯发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

News Center

新闻资讯

通知公告
公司新闻
媒体报道
视频专区
行业资讯
您的位置: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
关注|环保企业“融资难”问题求解

2018-10-18 16:23:24 来源: 中国能源报

“环保行业发展受限,一说起来就是‘缺资金’。我们去一些地区、园区调研后却发现,环保企业普遍采用传统的金融模式融资,对市场兴起的绿色金融工具并不了解,金融和实体行业之间长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。”日前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“2018中国绿色创新大会”(下称“绿创大会”)上,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史英哲指出。


事实上,从去年底至今,记者已在多个场合、多场会议,听到多位行业专家、企业人士等各界谈论环保企业“融资难”的问题。当前“去杠杆”的大背景下,环保行业接连遭遇融资渠道萎缩、资金成本急升、信用风险剧增等冲击,“输血”成当务之急。


部分企业陷入

“无资可融”境地


根据国际经验,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达2%-3%时,才足以支撑环境质量改善。而按照最近一次公布,2016年,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仅为9220亿元,尽管比2001年增长6.9倍,却不到当年GDP占比的1.3%。


“通常,治污资金由政府财政投入、工业企业投入及环保企业等社会投入构成。从投入来看,力度虽逐年加大,但与当前环保需求仍有不小差距,二者长期无法匹配。相比之下,前两者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客观受限,加大投入的重任就落到环保企业身上。”早在半年前,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就向记者指出,环保资金受限,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,日积月累甚至波及整体治污效果。


无独有偶,环境商会不久前也联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成立课题组,研究形成《建议采取紧急措施帮助绿色环保企业渡过难关》的报告,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、全国工商联等渠道递交至国务院。


课题组调研发现,早在去年底,因受国家严控地方PPP项目融资、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、宏观去杠杆等影响,环保行业就已出现“融资难”苗头。再到今年初,环保股平均跌幅接近35%,跌幅大于所有其它行业,企业上市融资或再融资渠道基本关闭。


“大型民营环保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上升3个百分点以上,中小型绿色环保企业完全融不到钱。”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政策专家骆建华坦言。有企业甚至表示,如今已不是融资难和贵的问题,因融资渠道关闭,企业正面临“能否继续生存”的挑战。




规避自身风险

探索新型融资路径


究竟是什么让一度备受追捧的环保行业步步陷入危机?严峻形势下,“融资难”问题又如何求解?采访中,多位业内人士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

根据上述课题组的剖析,“融资难”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客观因素,例如因政府大规模调整PPP政策,大批环保类PPP项目被叫停,直接导致参与项目的企业无法继续融资;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清理非标业务以防范风险,导致包括环保在内、以民营为主的行业融资成本飙升等。同时,也要正视行业自身隐患,如一些环保企业过度抢占PPP项目,通过非标金融工具开展了大量债务融资,无形中提高负债率;环保行业中小企业居多,财务实力普遍较弱,金融环境一旦收紧,容易陷入危机等。


“不得不承认,过去环保企业的融资视野普遍‘短视’。如讲到绿色金融,很多环保企业首先问,贴息能给多少个点?能给多少补偿或优惠?长此以往,有可能极大干扰市场价值要素,并非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方式。”史英哲建议,企业需打破眼前局限,吸收更新、更丰富的融资方式,如绿色信贷、绿色基金、碳金融等“后发力量”。


回归企业本身,行业应尽快告别无序、冒进式扩张,把握自身内功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。“尤其作为民企,我们要清楚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。比如环保民企更精通技术、运营、服务等方面,但的确容易陷入投资、回款等风险。有时,不是我们不想做项目,而是在复杂背景下必须谨慎考虑。”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以切身经历提醒。


(来源:中国能源报  作者:朱妍)

关注|环保企业“融资难”问题求解

2018-10-18 16:23:24 来源: 中国能源报

“环保行业发展受限,一说起来就是‘缺资金’。我们去一些地区、园区调研后却发现,环保企业普遍采用传统的金融模式融资,对市场兴起的绿色金融工具并不了解,金融和实体行业之间长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。”日前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“2018中国绿色创新大会”(下称“绿创大会”)上,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史英哲指出。


事实上,从去年底至今,记者已在多个场合、多场会议,听到多位行业专家、企业人士等各界谈论环保企业“融资难”的问题。当前“去杠杆”的大背景下,环保行业接连遭遇融资渠道萎缩、资金成本急升、信用风险剧增等冲击,“输血”成当务之急。


部分企业陷入

“无资可融”境地


根据国际经验,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达2%-3%时,才足以支撑环境质量改善。而按照最近一次公布,2016年,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仅为9220亿元,尽管比2001年增长6.9倍,却不到当年GDP占比的1.3%。


“通常,治污资金由政府财政投入、工业企业投入及环保企业等社会投入构成。从投入来看,力度虽逐年加大,但与当前环保需求仍有不小差距,二者长期无法匹配。相比之下,前两者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客观受限,加大投入的重任就落到环保企业身上。”早在半年前,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就向记者指出,环保资金受限,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,日积月累甚至波及整体治污效果。


无独有偶,环境商会不久前也联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成立课题组,研究形成《建议采取紧急措施帮助绿色环保企业渡过难关》的报告,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、全国工商联等渠道递交至国务院。


课题组调研发现,早在去年底,因受国家严控地方PPP项目融资、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、宏观去杠杆等影响,环保行业就已出现“融资难”苗头。再到今年初,环保股平均跌幅接近35%,跌幅大于所有其它行业,企业上市融资或再融资渠道基本关闭。


“大型民营环保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上升3个百分点以上,中小型绿色环保企业完全融不到钱。”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政策专家骆建华坦言。有企业甚至表示,如今已不是融资难和贵的问题,因融资渠道关闭,企业正面临“能否继续生存”的挑战。




规避自身风险

探索新型融资路径


究竟是什么让一度备受追捧的环保行业步步陷入危机?严峻形势下,“融资难”问题又如何求解?采访中,多位业内人士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

根据上述课题组的剖析,“融资难”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客观因素,例如因政府大规模调整PPP政策,大批环保类PPP项目被叫停,直接导致参与项目的企业无法继续融资;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清理非标业务以防范风险,导致包括环保在内、以民营为主的行业融资成本飙升等。同时,也要正视行业自身隐患,如一些环保企业过度抢占PPP项目,通过非标金融工具开展了大量债务融资,无形中提高负债率;环保行业中小企业居多,财务实力普遍较弱,金融环境一旦收紧,容易陷入危机等。


“不得不承认,过去环保企业的融资视野普遍‘短视’。如讲到绿色金融,很多环保企业首先问,贴息能给多少个点?能给多少补偿或优惠?长此以往,有可能极大干扰市场价值要素,并非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方式。”史英哲建议,企业需打破眼前局限,吸收更新、更丰富的融资方式,如绿色信贷、绿色基金、碳金融等“后发力量”。


回归企业本身,行业应尽快告别无序、冒进式扩张,把握自身内功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。“尤其作为民企,我们要清楚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。比如环保民企更精通技术、运营、服务等方面,但的确容易陷入投资、回款等风险。有时,不是我们不想做项目,而是在复杂背景下必须谨慎考虑。”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以切身经历提醒。


(来源:中国能源报  作者:朱妍)

关于k8凯发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
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资质信息 荣誉信息
精品案例
电力线路应急抢修系统(ERS) 施工建设
核心技术
电力线路应急抢修系统(ERS) TS新碳纤维导线 光伏发电
新闻资讯
通知公告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行业资讯
联系我们

联系电话:020-38797541

在线QQ: 2430586914

在线邮箱:hfpowerzmx@126.com

邮政编号:511400

联系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天河直街148号体育西苑302房

友情链接: